






停车场规划设计
1. 需求分析
确定停车位数量和类型(标准车、无障碍车等)
根据土地使用和交通模式预测停车需求
考虑高峰时段和特殊事件
2. 选址
靠近目的地
良好的可达性和可见性
考虑土地成本和可用性
遵守法规和分区限制
3. 布局
单向或双向车道系统
直角或平行停车位
停车位尺寸和间距
停车区的组织和分区
步行者和车辆的行进路线
4. 基础设施
照明、标志和标线
排水和积雪融化系统
支付系统(如有必要)
安全和监控系统
5. 可持续性考虑
透水铺装
植被和绿化
低能耗照明
电动汽车充电站
6. 无障碍设施
无障碍停车位
无障碍坡道和通道
辅助技术(例如听觉信号或触觉地面)
7. 安全
良好的可见性和视线
监控系统
适当的照明和标识
交通减速措施
8. 美观
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
使用美观材料和设计元素
植被和绿化美化
9. 运营和维护
易于维护和清洁
清晰的标志和指示
适当的执法
10. 技术
自动化支付系统
车辆计数和引导系统
车位预订和导航应用程序
设计过程
跨学科团队协作(规划师、工程师、建筑师)
反复迭代和优化
公众参与和反馈
符合所有相关法规和标准
可持续性和韧性评估
停车场规划设计规范(2020)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目的
本规范规定了停车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要求和方法,旨在合理布局停车场,提高停车效率,满足交通需求和城市环境建设。
第二条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各类停车场,包括地面停车场、地下停车场和立体停车场。
第二章 规划
第三条 停车场选址
停车场应选址合理,方便车辆进出,与周边环境协调,并满足以下要求:
靠近交通干道或公共交通枢纽;
避免占用城市重要绿地或公共空间;
符合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要求。
第四条 停车场规模
停车场规模应根据停车需求量、土地利用类型和交通条件确定。
第五条 车位配建标准
停车场车位配建标准应根据停车需求量、城市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确定。
第六条 停车位布局
停车位应合理布局,方便车辆停放和通行,并满足以下要求:
车位大小应符合规范要求;
车位间距应保证车辆安全出入;
行车道宽度应满足车辆通行要求。
第七条 交通组织
停车场应设置合理的交通组织,包括进出入口、行车道、停车位和 pedestrian。
第八条 环境保护
停车场应注意环境保护,采用节能、环保的照明、通风和消防设施。
第三章 设计
第九条 建筑结构
停车场的建筑结构应符合规范要求,确保安全和耐久性。
第十条 地面铺装
停车场地面铺装应选择耐磨、防滑、耐候的材料。
第十一条 照明
停车场应设置足够的照明,满足车辆停放和通行需求。
第十二条 通风
地下停车场应设置通风系统,保持室内空气质量。
第十三条 消防
停车场应设置消防设施,包括火灾探测报警系统、消防栓和灭火器。
第十四条 无障碍设施
停车场应设置无障碍设施,方便残疾人使用。
第十五条 停车场管理
停车场应制定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责任,保持停车场整洁和秩序。
附则
1.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解释。
2. 本规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建筑设计规范 GB
第 5.6.1 条 停车场规划设计
第 5.6.1.1 总则
停车场应当设置在合理的地点,方便车辆进出。
停车场的类型、规模和配置应当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规模和服务对象确定。
停车场应当有合理的进出场通道,保证车辆进出畅通。
第 5.6.1.2 车位设置
车位尺寸:小型车 4.8m×2.4m;中型车 5.0m×2.4m;大型车 5.3m×2.4m;特大型车 6.0m×2.4m。
车位之间间距:车位之间净距不应小于 600mm。
车位坡度:停车位坡度不应大于 5%。
第 5.6.1.3 进出场通道
进出场通道宽度:单向车道不应小于 3.0m;双向车道不应小于 6.0m。
进出场半径:最小转弯半径不应小于 7.5m。
第 5.6.1.4 消防车道
停车场设置消防车道时,车道净宽不应小于 4.0m。
消防车道与消防栓之间的距离不应大于 30m。
第 5.6.1.5 照明
停车场应当设置照明设施,保证夜间照明度。
照明度不应小于 10lx。
第 5.6.1.6 标志标线
停车场应当设置停车场标牌,明确进出口、车位、消防车道等信息。
停车场应当设置地面标线,划分出车位、通道、人行道等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