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宝昌
生平
1924年12月27日出生于河北省大城县
1950年开始担任北京曲艺团演员
1999年12月29日因病逝世于北京
艺术成就
被誉为“单口相声泰斗”
擅长单口相声和评书
代表作有《有声有色》《大保镖》《高德亭单口相声集》等
创新了单口相声的表演形式,以幽默风趣、语言精炼著称
荣誉
中国曲艺家协会第一、二届副主席
北京市曲艺家协会第一、二届主席
1991年获首届中国曲艺牡丹奖终身成就奖
1999年获中国曲艺终身成就奖
2008年入选“中国评书八大家”
主要贡献
继承和发展了单口相声传统,丰富了单口相声艺术的表现手法
培养和带出了一大批单口相声名家,包括牛群、冯巩、张伯鑫等
在曲艺界和观众中享有极高的声誉,被誉为“相声界泰山北斗”
轶事
耿宝昌的单口相声以语言精炼、幽默风趣著称。他有一句经典台词:“大伙都说我耿宝昌说话损,可损人也是一门大学问。”
耿宝昌为人低调,平易近人。他经常深入基层,慰问演出,受到群众的喜爱。
耿宝昌坚持原则,敢于说真话。在一次演出中,面对领导批评,他幽默地说:“领导批评我们曲艺演员‘三俗’,这是从根本上误解了我们。我们曲艺演员是‘俗’,但不是‘低级趣味’。我们是要表现人民的喜怒哀乐,反映社会生活,为群众提供精神食粮。”
耿宝昌简介
生平:
1921年5月28日出生于天津。
1935年随父去法国留学,学习艺术和音乐。
1946年回国,投身抗日斗争。
1952年调入北京中央美术学院,师从徐悲鸿和李可染。
艺术成就:
中国著名油画家、雕塑家。
被誉为“油画界的徐悲鸿”和“新中国雕塑之父”。
擅长表现历史题材和人物肖像,作品以宏伟壮观、气贯长虹的艺术风格著称。
代表作品:
油画:
《开国大典》
《毛主席去安源》
《向新中国进军》
雕塑:
《毛主席纪念堂雕塑群》
《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群》
《吕文英像》
荣誉和贡献:
中国美术家协会原主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原常务委员。
中央美术学院原院长。
为中国油画和雕塑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培养了众多杰出艺术家。
逝世:
2014年3月21日逝世于北京,享年93岁。
耿宝昌精彩发言:
背景:2016年中国京剧理论学术研讨会
主题:《以新创编历史京剧促进传统戏曲的发展》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学者,同仁们:
今天,我非常荣幸参加中国京剧理论学术研讨会,并就新创编历史京剧促进传统戏曲发展这一话题发表我的看法。
长期以来,京剧一直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享誉海内外。近年来,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京剧艺术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面对这种局面,我坚信,新创编历史京剧将成为促进传统戏曲发展的重要途径。
新创编历史京剧可以弘扬民族文化。中国历史源远流长,留下了丰富的历史素材和英雄人物。通过新创编历史京剧,我们可以将这些素材搬上舞台,还原历史场景,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让观众重温祖国的辉煌历史,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新创编历史京剧可以丰富京剧剧目。京剧传统剧目虽然丰富多彩,但随着时代的变迁,一些剧目已经不适应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新创编历史京剧可以打破传统剧目的局限,开拓新的题材和表现形式,为京剧艺术注入新鲜血液。
第三,新创编历史京剧可以吸引新的观众群体。随着社会的发展,京剧观众老龄化现象日益突出。新创编历史京剧,内容新颖、形式时尚,更容易吸引年轻观众和跨界观众。通过这些新观众的加入,京剧艺术将获得新的生命力。
第四,新创编历史京剧可以促进京剧人才培养。历史京剧的创作和演出需要大量的优秀人才。通过新创编历史京剧,可以为青年京剧演员提供更多的舞台实践机会,帮助他们提升艺术水平和舞台经验。
新创编历史京剧也面临着一些挑战。比如,如何既弘扬传统又创新发展;如何把握历史真实性和艺术表现力之间的关系;如何吸引更多观众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和探索。
我相信,只要我们牢牢把握弘扬民族文化、丰富京剧剧目、吸引新观众、培养京剧人才这四个目标,坚持守正创新,新创编历史京剧一定能够促进传统戏曲的发展和繁荣。
我谨代表北京京剧院,向一直关心和支持京剧事业发展的各位领导、专家学者和同仁们表示衷心的感谢。让我们携手共进,为新创编历史京剧和传统戏曲的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
谢谢大家!
耿宝昌是一位中国评剧表演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