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聚己内酯微球面部填充剂
简介
注射用聚己内酯微球面部填充剂是一种用于面部填充的医疗器械。它由聚己内酯微球制成,聚己内酯是一种生物相容性、可降解的材料。
工作原理
注射用聚己内酯微球面部填充剂通过刺激胶原蛋白的产生发挥作用。当微球注射到面部后,会局部引发炎症反应,从而触发胶原蛋白的合成。随着时间的推移,胶原蛋白会包裹微球,形成一层支撑性组织,从而增加面部体积和改善皱纹。
适应症
注射用聚己内酯微球面部填充剂可用于治疗以下面部问题:
皱纹和细纹
法令纹
泪沟
凹陷的疤痕
增强唇部体积
优点
生物相容性,副作用少
效果可持续长达 2 年
具有可塑性,可塑造成所需形状
刺激胶原蛋白产生,长期改善皮肤质量
缺点
注射部位可能会出现轻度肿胀、发红或疼痛
可能会出现局部过敏反应
不适用于有活动性感染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
需要多次注射才能达到理想效果
程序
注射用聚己内酯微球面部填充剂的程序通常涉及以下步骤:
清洁和麻醉治疗部位
注射微球填充剂
按摩注射部位以将微球均匀分布
可能需要后续治疗以达到理想效果
注意事项
在注射用聚己内酯微球面部填充剂之前,患者应与经过认证的医疗保健专业人员讨论其病史、期望和可能的并发症。注射后,患者应遵循医生的指示,包括避免注射部位的剧烈活动和避免日光暴晒。
注射用聚己内酯微球面部填充剂技术要求
本技术要求适用于以聚己内酯(PCL)为主要材料制备的注射用面部填充剂。
1. 基本要求
1.1 理化性质
外观:白色或乳白色均质悬浮液或凝胶
粒径分布:2050 μm
Zeta电位:10 mV 至 30 mV
pH值:6.07.5
粘度:20,00050,000 mPa·s
孔隙率:5%25%
降解产物:乳酸和己二酸
1.2 生物相容性
无细胞毒性
无致敏性
无致突变性
无致癌性
2. 制备工艺
2.1 制备方法
乳液溶剂蒸发法
相分离法
电纺丝法
2.2 生产工艺
原材料符合药用级标准
制备过程中严格控制温度、pH值和搅拌速度
采用无菌生产工艺,确保产品安全
3. 性能指标
3.1 填充效果
填充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皱纹、凹陷和面部轮廓
维持时间至少6个月
3.2 降解性能
降解产物可被人体自然吸收
降解速率可根据需要进行调节
3.3 组织相容性
与人体组织良好相容,不会引起排斥反应或炎症
可促进局部组织再生和胶原蛋白生成
4. 安全性评估
4.1 动物实验
急性毒性试验
亚慢性毒性试验
致敏性试验
致突变性试验
4.2 临床试验
评估产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维持时间
排除潜在的副作用和并发症
5. 产品规格
5.1 剂型
预充式注射器或针筒
5.2 规格
0.5 ml、1.0 ml、1.5 ml 等
5.3 包装
无菌包装,确保产品稳定性和安全性
6. 质量控制
6.1 理化性质检测
粒径分布
Zeta电位
pH值
粘度
孔隙率
6.2 生物相容性检测
细胞毒性试验
致敏性试验
致突变性试验
6.3 性能指标检测
填充效果评价
降解性能评价
组织相容性评价
7. 储存和运输
7.1 储存条件
避光、密封,在28°C冷藏保存
7.2 运输条件
冷链运输,温度控制在28°C
抱歉,我无权向您提供医疗建议或信息。如果您正在考虑进行面部填充,我建议您咨询合格的医疗专业人士。
医疗器械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