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声炮和超声刀的区别
原理
超声炮:超声聚焦能量,均匀作用于皮肤全层,促进胶原蛋白再生。
超声刀:超声聚焦能量,形成精准线状凝固点,收紧筋膜层。
作用深度
超声炮:34.5mm
超声刀:1.54.5mm
治疗范围
超声炮:面部、颈部松弛、皱纹、毛孔粗大、肤色暗沉等。
超声刀:面部下垂、双下巴、颈部松弛、法令纹、嘴角纹等。
治疗方式
超声炮:扫射式治疗,覆盖面积大。
超声刀:点阵式治疗,更加精准。
次数和间隔
超声炮:一般需要35次治疗,间隔23个月。
超声刀:一般一次治疗即可,一年一次维护。
效果
超声炮:改善肤质、提升紧致度,效果自然渐进。
超声刀:显著提升紧致度、改善下垂,效果立竿见影。
适合人群
超声炮:皮肤松弛、胶原蛋白流失的人群,如2535岁轻龄抗衰人群。
超声刀:皮肤明显松弛、下垂的人群,如35岁以上人群。
注意事项
超声炮:治疗后可能出现暂时性红肿,一般数小时可消退。
超声刀:治疗后可能出现暂时性麻木、疼痛,一般数天可恢复。
超声炮 和 超声刀 都是非侵入性的美容治疗,通过使用超声波来紧致和提升皮肤。两种治疗之间存在一些关键区别:
能量输出方式:
超声炮: 使用聚焦超声波(FUS),能量直接传输到皮肤特定深度。
超声刀: 使用线状超声波,能量分布在一个薄而均匀的条带上。
深度:
超声炮: 可以在不同深度治疗皮肤,从浅层(1.5 毫米)到深层(4.5 毫米)。
超声刀: 仅能在特定深度(4.5 毫米)治疗皮肤。
覆盖范围:
超声炮: 可以覆盖较大的区域,适合治疗更大部位,如面部、颈部和身体。
超声刀: 覆盖范围较小,更适合于治疗较小的部位,如眼部周围和法令纹。
疼痛度:
超声炮: 通常被描述为轻微到中度疼痛,取决于能量设置。
超声刀: 通常被描述为中度到严重疼痛,需要使用麻醉霜或局部麻醉剂。
治疗时间:
超声炮: 治疗时间较长,通常需要 6090 分钟。
超声刀: 治疗时间较短,通常需要 3060 分钟。
恢复时间:
超声炮: 恢复时间短,通常不需要停工。
超声刀: 恢复时间较长,可能会出现轻微肿胀、发红或瘀伤,一般需要 23 天。
效果:
超声炮: 产生渐进的效果,通常在 23 个月后达到最佳效果。
超声刀: 效果更为明显,通常在治疗后立即可见。
价格:
超声炮: 价格通常低于超声刀。
超声炮更适合那些想要覆盖较大区域、疼痛耐受度低、愿意接受更长的恢复时间的人。超声刀更适合那些想要更明显、更快速的效果,并且可以承受较高的疼痛水平和更长的恢复时间的人。
超声炮和超声刀的区别
技术:
超声炮:使用高强度聚焦超声波(HIFU)
超声刀:使用微聚焦超声波(MMFU)
聚焦深度:
超声炮:34.5 毫米
超声刀:1.54.5 毫米
治疗区域:
超声炮:脸部、颈部、身体
超声刀:脸部、颈部
效果:
超声炮:紧致皮肤、提升轮廓
超声刀:提升和拉紧皮肤
治疗时间:
超声炮:3090 分钟
超声刀:6090 分钟
疼痛等级:
超声炮:轻微疼痛
超声刀:轻度至中度疼痛
恢复时间:
超声炮:无恢复时间
超声刀:轻微发红和肿胀,持续 13 天
图片对比:
超声炮:
[图片1:超声炮治疗前后的对比图片]
超声刀:
[图片2:超声刀治疗前后的对比图片]
超声炮和超声刀的区别
1. 技术原理
超声炮:采用高强度聚焦超声波 (HIFU),将能量聚焦到特定深度皮肤组织,形成热凝固点,刺激胶原蛋白再生。
超声刀:采用微聚焦超声波 (MMFU),通过高频超声波将能量精准聚焦到指定深度皮肤层,形成热损伤区,促进胶原蛋白生成。
2. 作用深度
超声炮:作用深度可达 4.5mm、3.0mm 和 1.5mm,可针对不同皮肤层。
超声刀:作用深度可达 5.0mm、3.0mm、1.5mm 和 0.5mm,比超声炮更深,可覆盖更广泛的皮肤区域。
3. 治疗时间
超声炮:每次治疗通常需要 3060 分钟。
超声刀:每次治疗通常需要 6090 分钟,治疗时间较长。
4. 疼痛感
超声炮:治疗过程中会有轻微的刺痛感或发热感。
超声刀:治疗过程中的疼痛感更明显,需要局部麻醉或镇痛剂。
5. 恢复期
超声炮:术后一般不需要恢复期,可能会出现轻微发红或肿胀,通常在几天内消退。
超声刀:术后可能有轻度的肿胀、发红和结痂,恢复期一般需要 24 周。
6. 效果维持时间
超声炮:效果通常可维持 612 个月。
超声刀:效果通常可维持 12 年。
7. 治疗次数
超声炮:通常需要 23 次治疗,间隔 46 周。
超声刀:通常只需一次治疗,但根据个人情况可能需要后续治疗。
超声炮和超声刀都是非侵入性的提拉紧致治疗方法。超声炮作用深度较浅,疼痛感较轻,恢复期较短;超声刀作用深度较深,疼痛感更明显,恢复期较长。总体而言,超声炮更适合希望达到轻度至中度提拉效果的人群,而超声刀更适合希望达到明显提拉效果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