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皮秒和蜂巢皮秒的区别
皮秒激光
波长:532nm 或 1064nm
脉冲持续时间:皮秒级(百万分之一秒)
产生光机械波,破坏目标色素
蜂巢皮秒激光
波长:532nm、585nm、650nm、1064nm
脉冲持续时间:皮秒级
采用蜂巢透镜聚焦激光,形成微束阵列,产生更均匀的治疗效果
注意事项
治疗效果
皮秒激光:效果针对性强,擅长去除深层色斑、纹身
蜂巢皮秒激光:治疗范围更广,适用于多种色素性问题,如雀斑、晒斑、黄褐斑等
舒适度
皮秒激光:疼痛感更明显
蜂巢皮秒激光:疼痛感较低,舒适度更高
恢复期
皮秒激光:结痂时间较短,约 57 天
蜂巢皮秒激光:结痂时间较长,约 1014 天
适用人群
皮秒激光:适合深层色素沉着问题,如胎记、纹身
蜂巢皮秒激光:适合各种色素性问题,包括浅层和深层色斑
治疗次数
皮秒激光:一般需要 35 次治疗
蜂巢皮秒激光:一般需要 58 次治疗
其他注意事项
治疗前后避免日晒
术后做好防晒和保湿护理
避免感染或刺激性行为
对光敏性皮肤或有活动性炎症者不适用
皮秒蜂巢激光仪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以下几个步骤:
1. 激光发射:
皮秒蜂巢激光仪产生波长为1064nm的皮秒脉冲激光。
皮秒脉冲是指脉冲持续时间极短,约为1皮秒(10^12秒)。
2. 光热作用:
激光脉冲照射到皮肤表面,被表皮中的黑色素和水分子吸收。
吸收的能量转化为热能,导致局部组织温度迅速升高。
3. 聚焦和光爆效应:
激光器中的透镜将激光束聚焦成小而密集的光斑,称为蜂巢点阵。
高能量激光脉冲在蜂巢点阵中产生光爆效应。
4. 组织损伤:
光爆效应在靶组织中产生热损伤和冲击波,导致表皮和真皮层的组织破损。
受损组织细胞释放出炎症因子和生长因子。
5. 表皮修复:
受损表皮区域被周围健康的皮肤细胞逐渐修复和再生。
这一过程产生新的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从而改善皮肤质地和紧致度。
6. 真皮重塑:
激光热损伤刺激真皮层中成纤维细胞的增殖。
成纤维细胞产生新的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重建真皮结构,提高皮肤弹性。
蜂巢点阵模式的优势:
蜂巢点阵模式在皮肤上创造出微小的治疗区域,周围有未受损的皮肤组织。
这有助于减少热损伤的风险,同时促进修复和胶原蛋白生成。
蜂巢点阵模式还允许激光能量更均匀地分布在皮肤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