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抽脂术后急性肺栓塞
定义
抽脂术后发生的肺栓塞,其表现为肺动脉或其分支中有血栓形成。
发病机制
机械因素:抽脂术涉及向脂肪组织施加压力和运动,这可能会导致脂肪颗粒和血液凝块进入血管。
凝血异常:抽脂术会导致局部炎症反应和凝血激活,从而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其他因素:患者的年龄、肥胖、吸烟和既往血栓事件史等因素也可能增加风险。
症状
胸痛
呼吸困难
心悸
晕厥
咯血
发绀
低血压
诊断
病史和体格检查:医生会询问抽脂术后症状和体征。
影像学检查:胸部 X 线、CT 扫描或通气/灌注扫描可显示肺动脉中的血栓。
抽血检查:D二聚体或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等凝血指标升高可能是肺栓塞的标志。
治疗
抗凝血剂:华法林或新型口服抗凝药 (NOAC) 用于稀释血液并防止进一步血栓形成。
溶栓剂:尿激酶或链激酶等药物可溶解血栓,但仅适用于较小的肺栓塞。
手术:极少情况下,可能需要手术切除血栓。
预防
穿弹力袜: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防止下肢血栓形成。
间歇性气压脉冲治疗:使用充气袖套向腿部施加压力,促进血液循环。
预防性抗凝血剂:在某些高危患者中,术后可给予预防性抗凝血剂。
避免吸烟:吸烟会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保持健康体重:肥胖会增加凝血风险。
预后
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未经治疗的肺栓塞可能是致命的。
大多数患者可以通过及时适当的治疗完全康复。
一些患者可能会出现长期并发症,例如慢性肺动脉高压或假性动脉瘤。
吸脂引起肺栓塞的病因:
脂肪栓塞:吸脂手术过程中,脂肪颗粒进入血流,并迁移到肺部,阻塞肺血管。
血栓形成:吸脂手术引起的创伤和炎症会导致血栓形成。这些血栓可能脱落并转移到肺部。
空气栓塞:吸脂设备有时会释放出空气,这些空气进入血流并迁移到肺部,造成栓塞。
术后运动不足:吸脂手术后长时间卧床不动会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既往血栓形成史:有血栓形成史的患者吸脂后更容易发生肺栓塞。
肥胖:肥胖患者的脂肪组织中含有较多的脂肪颗粒,增加脂肪栓塞的风险。
年龄:年龄较大的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较高,这可能会导致肺栓塞。
吸烟:吸烟会增加血栓形成和脂肪栓塞的风险。
凝血功能异常: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更容易发生血栓形成和肺栓塞。
抽脂导致下肢栓塞合并肺栓塞
定义:
抽脂术后发生的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可发展为肺栓塞(PE),这是一种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病理生理:
抽脂术会损伤静脉内膜,释放促凝血因子。
手术过程中的体位和局部麻醉会导致下肢静脉血液淤滞。
术后活动减少进一步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症状:
下肢疼痛、肿胀和发热
胸痛、呼吸困难和咳嗽
心悸和晕厥
诊断:
病史和体格检查
多普勒超声检查以确诊 DVT
胸部 CT 扫描以评估肺栓塞
血凝块标志物(如 D二聚体)升高
治疗:
立即治疗:
抗凝血剂以预防血栓进一步形成
溶栓剂以溶解现有的血栓(需要谨慎使用)
预防性治疗:
弹性袜和间歇性气压加压装置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
术后早期活动
低分子量肝素或华法林等抗凝血剂
预后:
预后取决于栓塞的严重程度以及及时治疗。
小范围肺栓塞通常预后良好,但大范围或复发性肺栓塞可能危及生命。
预防:
患者术前评估,识别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
使用抗凝血剂预防性治疗高危患者
术后尽早活动
告知患者血栓形成的迹象和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