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眼角大小选择
开眼角手术的目的是扩大眼睛的形状,使其看起来更大、更圆。开眼角的大小需要根据个人的面部比例、眼睛形状和期望效果谨慎选择。
三种主要类型的开眼角手术:
内眦赘皮矫正术(开内眼角):去除内眦赘皮(眼角内侧的皮肤褶皱),露出内眼角。
外眦延长术(开外眼角):去除外眦韧带(眼角外侧的韧带),延长眼裂。
同时内开外开:同时进行内眦赘皮矫正术和外眦延长术。
选择开眼角大小的因素:
面部比例:开眼角的大小应与脸部其他特征相匹配。较大的眼睛需要较大的开眼角,而较小的眼睛则需要较小的开眼角。
眼睛形状:杏仁状的眼睛通常需要较小的开眼角,而圆形的眼睛则需要较大的开眼角。
期望效果:患者应与医生讨论他们想要的开眼角大小,以确保它与他们的期望一致。
一般大小指南:
对于内眦赘皮矫正术,去除的皮肤褶皱的宽度一般为 23 毫米。
对于外眦延长术,延伸的眼裂长度一般为 24 毫米。
对于同时内开外开,去除的皮肤褶皱和延伸的眼裂长度取决于患者的面部比例和期望效果。
注意事项:
开眼角手术后,眼睛可能会出现肿胀和发红。
愈合时间因人而异,但通常需要 12 周。
患者应遵循医生的术后护理说明,以确保最佳效果。
如果患者对开眼角大小不满意,可以进行二次手术进行调整。
重要的是要与经验丰富的眼科医生讨论开眼角大小的最佳选择。医生可以评估患者的脸部特征、眼睛形状和期望,提供定制化的治疗计划。
开眼角后选择的镜片尺寸取决于以下因素:
手术的开放程度:
小开:开放程度较小,只需选择稍大于原始眼白的镜片。
中开:开放程度中等,需要选择比原始眼白大一些的镜片。
大开:开放程度较大,需要选择比原始眼白大得多的镜片。
镜片的类型:
大直径镜片:直径通常为16.0毫米或以上,能够覆盖开眼角后的较大眼白区域。
中直径镜片:直径介于14.0毫米至15.9毫米之间,适合小开或中开的开眼角手术。
个人喜好:
有些人可能更喜欢自然的外观,选择略小于开眼角后的眼白尺寸的镜片。
其他人可能更喜欢戏剧化的外观,选择更大尺寸的镜片以覆盖整个开眼角后的区域。
具体建议:
小开:14.515.0毫米直径镜片
中开:15.516.0毫米直径镜片
大开:16.5毫米或以上直径镜片
注意事项:
建议在开眼角手术后等待至少68周再戴隐形眼镜,以确保眼睛完全愈合。
选择透氧性好的镜片,以确保眼睛得到足够的氧气。
遵循验光师的指示佩戴隐形眼镜,并定期进行眼睛检查,以确保佩戴安全舒适。
开眼角大小和眼型选择
选择开眼角的大小应根据个人眼型、五官比例和审美偏好而定。以下是不同眼型与开眼角大小的搭配建议:
1. 杏仁眼
建议开眼角大小:适度
特点:眼型自然流畅,内窄外宽,像杏仁一样。
开眼角可适当加大眼睛长度,使眼睛更明亮有神。
2. 桃花眼
建议开眼角大小:较小
特点:眼尾向上翘,略带桃花般的妩媚感。
开眼角过大会破坏桃花眼的自然弧度,建议保持较小的开眼角,以突出其灵动性。
3. 丹凤眼
建议开眼角大小:适度或稍大
特点:内眼角向下倾斜,外眼角上扬。
开眼角可拉宽眼睛长度,改善丹凤眼的细长感,使其看起来更加开阔。
4. 下垂眼
建议开眼角大小:适度或较小
特点:眼尾下垂,给人无精打采的感觉。
开眼角可轻微抬起眼尾,改善下垂感,让眼睛更有精神。
5. 上扬眼
建议开眼角大小:较小或不开眼角
特点:眼尾上扬,给人活泼有神的印象。
如果眼尾上扬过高,开眼角可能会进一步放大这一特征,因此建议谨慎考虑。
总体原则:
开眼角的大小应与眼睛长度相协调,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美观。
开眼角后,眼型可能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因此在决定开眼角之前,应充分考虑自己的审美偏好和五官比例。
建议咨询专业整形外科医生,根据个人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开眼角方案。
68 毫米